问题分析与解决
发布日期:2016-08-03浏览:10290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背景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。在企业中,超过90%的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投诉是由于产品质量问题。虽然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,各种质量文件也齐全,但并非意味着质量问题就高枕无忧,报废返工在生产线上往往层出不穷,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成本损失居高不下,现场管理人员与工程师深受其扰。
 ◇ 您是否为下属缺乏问题意识而苦恼不已?
 ◇ 您是否为下属缺乏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,事事请示,依赖主管而忙碌不已?
 ◇ 您是否为生产线上质量问题屡发不止而忧心忡忡?
 ◇ 您是否为解决质量问题时,大家凭各自经验争论不止,缺乏共同语言而烦恼不已?
 本课程就是针对以上各种状况而设计。不同于以往质量培训的是,本课程精选了具体的实用技能,更接近于生产制造型企业质量问题的特点。课程价值点
 u 明确改善的目的与改善的思路
 
 
 u 了解问题的类型与不同层次问题所需解决的工具
 
 
 u 学会认识和定义不同的问题;
 
 
 u 掌握运用数据准确描述问题的方法;
 
 
 u 掌握问题的原因分析方法,并找出合适的解决措施;
 
 u 掌握问题的控制方法,建立起问题解决的文化。课程对象中基层管理人员,精益管理人员,现场主管等解决问题
 1、品质方面的问题
 
 
 2、设备方面的问题
 
 
 3、管理过程中的问题
 学员收获
 1、掌握如何有效识别问题的思路与方法
 
 
 2、掌握问题解决的逻辑思路步骤
 
 
 3、掌握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工具使用方法
 企业收获
 1、员工问题解决能力提升
 
 
 2、团队协作能力提调
 
 
 3、沟通简单化
 
 
 4、管理方向改变
 课程时长1-2天(6H/天) H课程大纲
 第一讲:改善与课题概论
 
 
 一、企业管理的本质—PDCA/SDCA
 
 
 
 
 
 
 
 
 二、改善与课题
 
 1、改善的定义
 3、改善与课题实施的对象
 三、问题定义,类型与层次
 1、问题定义
 2、问题的三种类型
 3、问题的三个层次
 4、问题层次界定标准
 5、不同问题层次实施改善对应的工具
 6、课题改善管理思路与注意点 问题模型图
 四、课题/问题的来源
 1、公司战略
 2、VSM图
 3、日常管理 VSM图
 日常管理表
 五、课题类型与选择的标准
 1、课题类型—问题解决型/创新型
 2、选择的标准--趋势/效益/可行性
 
 第二讲、工作方式与问题意识
 
 
 一、什么是工作的本质
 
 二、问题解决方法
 1、管理方式与工作方式
 2、解决问题的整体图
 3、计划的重要性
 4、问题解决的思维原则 解决问题整体图
 三、问题意识提升的六大手法
 1、缺乏问题意识的征兆-装置警解铃
 2、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
 3、问题“情报”收集—发掘问题
 4、收集资料的定量型工具
 5、收集资料的定性型工具
 6、发现问题的前提 问题统计表
 
 第三讲、问题分析解决的步骤
 
 
 一、明确问题
 
 1、定义问题与问题评价标准
 2、明确问题与工作指标间的关系
 3、明确问题的工作目的
 4、思考工作的“理想状态“与”现状“
 二、分解问题
 1、 解决问题的连续模式
 2、将问题分层次并具体化
 3、决定要优先解决的问题
 案例演练:如何分解问题
 4、陈述问题 问题分解模型
 三、设定目标---目标设定的五大原则
 四、把握真因
 1、原因分析与确认之“三现主义“
 2、原因分析之5WHY
 3、原因分析之5WHY类型
 4、原因分析之5WHY运用时机
 案例:5WHY运用案例
 5、5WHY与PDCA循环
 6、因果图分析
 案例演练:原因分析演练 5WHY分析表
 因果图
 五、制定对策
 1、制定对策的对象
 2、制定对策的步骤
 案例演练:如何制定对策 对策表
 六、贯彻实施对策
 1、 对策实施之有效检查
 2、 对策实施之遵守率与改善
 七、评价结果与过程
 1、过程评价
 2、结果评价
 3、因果链验证
 八、巩固成果与总结
 1、PDCA
 2、标准作业的制定与改进
 3、确定管理的方法
 4、落实管理,效果跟踪
 案例:某企业问题解决案例 PDCA表
 总结,答疑
 
 
 
 
                
 
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
    


 
	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        
	            




 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
					 
				 
				